空间结构类型与街邻关系:城市社区整合的空间视角

被引:26
作者
贺霞旭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关键词
街坊/邻里关系; 异质性; 污染; 门禁; 参与;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9.02.004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讨社区内部空间结构差异对街邻关系的影响,构建了三类社区空间结构:社区社会空间结构、社区物理空间结构和社区生态空间结构。研究发现,社区社会空间指标中社区职业异质性水平越高,街邻关系越差;社区中本地人口比例越高,社区居民的平均社会组织活动参与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居民参与成为人口异质性负效应的补偿效应。社区物理空间指标中隔离性设施(如楼宇门禁)和社区生态空间指标中失调型生态环境污染均会降低街邻关系水平;绿地覆盖率越高,街邻关系就越好。因此,在社区整合重塑中,降低居住区环境污染程度,建设友好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积极鼓励和促进居民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活动,是提升居民街邻关系的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10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政府职责研究.[D].薛萌.辽宁大学.2014, 02
[2]  
分层线性模型.[M].斯蒂芬·W.劳登布什;安东尼·S.布里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78-7-300-14851-9
[4]  
良好社区规划.[M].(加) 格兰特;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环境心理学.[M].林玉莲;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  
城市社会学.[M].郑也夫著;.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7]  
环境行为学概论.[M].李道增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  
社会的构成.[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9]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M].邓述平;王仲谷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0]  
Diversity; Social Capital; and Cohesion.[J].Alejandro Portes;Erik Vickstrom.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