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林西地区中生代酸性岩类岩浆的混染作用

被引:13
作者
张永北
孙世华
本间弘次
毛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3]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4] 武汉
[5] 中国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6] 北京
[7] 北京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岩浆成因; 混染作用; 同化作用; 岩石包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兴安岭南段林西地区广泛出露以海相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的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也广泛分布其中。花岗岩体的边部普遍二长花岗岩化和花岗闪长岩化(甚至出现闪长岩),并含有丰富的以玄武质-安山质为主的岩石包体。侵入体-围岩接触带附近为围岩被岩浆侵蚀的港湾状交代反应过渡带。英安岩-粗面英安岩也含有相同的岩石包体,并且与流纹岩密切共生。岩石包体周缘的寄主岩常见淬冷边,聚集针状磷灰石,表明它被捕获时已是冷却的岩石,而非热的玄武岩浆团;它们的Nb/Ta、Zr/Hf比值、弱交代者的化学成分与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一致,Rb-Sr同位素比值散布在 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等时线附近,其含量、未交代程度、尖棱状程度、刚性程度在侵入体中从内部到边部增多(强),且较新鲜者结构构造与围岩相同,表明它们来自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组成的围岩;其含量与岩体边部的位置及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粗面)英安岩的成分变化有关,表明包体成分已加入到这些岩石当中。这些岩石的环带状斜长石有两种内核:一种较富钙;另一种较贫钙。两种内核的斜长石外环成分趋同,强交代岩石包体成分和富含岩石包体的酸性岩成分趋同。两者皆记录了两种来源的物质成分同化的过程。同一岩体边部(或火山岩中)酸度较低的岩石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8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东部燕山期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成矿意义 [J].
张旗 ;
王焰 ;
钱青 ;
杨进辉 ;
王元龙 ;
赵太平 ;
郭光军 .
岩石学报, 2001, (02) :236-244
[2]   河北山海关地区晚太古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和成因 [J].
王凯怡 .
岩石学报, 1992, (04) :363-375
[3]   微粒花岗岩类包体的成因 [J].
王德滋 ;
周新民 ;
徐夕生 ;
姚玉鹏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3) :235-241
[4]   花岗质岩浆起源和多次岩浆混合的标志:包体——以北京周口店岩体为例 [J].
马昌前 ;
王人镜 ;
邱家骧 .
地质论评, 1992, (02) :109-119
[5]   广西大宁花岗闪长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地球化学及成因模式 [J].
沙连堃 ;
袁奎荣 .
地球科学, 1991, (04) :377-386
[6]  
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肖庆辉等著, 2002
[7]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 地震出版社 , 赵一鸣等著, 1997
[8]  
火山岩[M]. 地质出版社 , 邱家骧等编著, 1996
[9]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昌年编著, 1992
[10]  
中朝板块北缘中段地壳演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邵济安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