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高原鼢鼠挖掘对植物生物量的效应及其反应格局
被引:34
作者:
张堰铭
刘季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宁
[3] 杭州
来源:
关键词:
高原鼢鼠;
植物生物量;
挖掘;
觅食;
高寒草甸;
D O I:
10.16829/j.slxb.2002.04.010
中图分类号:
Q959.837 [啮齿目];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高原鼢鼠取食洞道处 ,在植物根系受损条件下 ,主要测定各类植物生物量变动的格局。原生植被样区 ,取食洞道回填土壤后 ,单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 ,双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地下总生物量显著降低。植物地上总生物量与取食洞道的厚度密切相关。土层厚度 <5cm的取食洞道 ,植物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显著下降 ;土层厚度 >1 0cm ,植物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变化。高原鼢鼠长期栖息植被退化的斑块地 ,在取食洞道区域 ,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总生物量均显著降低。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地下啮齿动物对双子叶直根类植物的存活具有负效应 ,对单子叶须根类植物则产生正效应的假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29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