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神经在电针抑制犬急性实验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被引:7
作者
李鹏
林树新
肖永福
王长录
邓子夫
机构
[1] 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2] 佳木斯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3] 海南医专生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纳洛铜; 缓冲神经; 实验性高血压; 化学感受性反射; 降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切除双侧窦神经与主动脉弓神经的慢性犬,血压很快回复至对照水平,但较易波动。在此种犬静脉匀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造成高血压状态时,电针“足三里”不再有明显降压作用。在麻醉犬静脉勻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肾交感冲动随血压上升而受到明显抑制,然后在16分钟内逐渐回升。血压上升时呼出气 CO2百分比明显升高,伴随动脉血 CO2分压升高而 O2分压降低。在切除缓冲神经后再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肾交感冲动未见明显变化。在清醒犬静脉匀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动脉血 O2分压也有明显降低,而注射苯肾上腺素时,血 O2分压很少改变。电针“足三里’对苯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不明显。且心得安可阻断电针对去甲肾上腺素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此外,电针能抑制山梗菜碱所致的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此种抑制作用可为静脉注射纳洛酮所阻断。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除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增加压力感受性传入冲动外,还能刺激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气体成分而引起化学感受性升压反射。电针“足三里”主要因能抑制化学感受性反射而能降压,仅有压力感受性传入冲动的增多并不能使电针具有明显降压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躯体传入对肾交感神经活动及某些内感受性反射的影响 [J].
林树新 ;
许洁珍 ;
李鹏 .
生理学报, 1982, (02) :150-156
[2]   针刺对急性实验性高血压抑制效应的机制分析 [J].
林树新 ;
李鹏 .
生理学报, 1981, (04) :335-342
[3]   脑内微量注射吗啡、纳洛酮对针刺降压作用的影响 [J].
林树新 ;
张万育 ;
李鹏 .
生理学报, 1981, (04) :3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