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风险的正态云模型综合评价——以毕节市为例

被引:13
作者
李陶 [1 ]
李付伟 [2 ]
李向新 [1 ]
许莹 [1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2] 毕节市防震减灾局
关键词
正态云模型; 地震灾害风险; 正向云发生器; 云隶属度; 评价体系; 毕节市;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5.10.027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解决地震灾害风险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基于地震危险性、社会敏感性、承载脆弱性和震害应急性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引入正态云模型进行求解。以毕节市为例,分析其地震灾害风险正态云模型数值特征,得到各区县多级指标评价结果。实例分析表明,毕节市全局地震灾害风险属中等水平,各区县间呈现"西北-东南"风险等级递减规律;地震灾害高风险区为威宁县和七星关区,低风险区为大方县和黔西县,其余区县介于两者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辽东半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J].
李玉森 ;
张志宏 ;
常银辉 ;
高业欣 ;
邹博 .
自然灾害学报, 2014, 23 (06) :129-134
[2]   大华北地区地震灾害与风险评估 [J].
刘静伟 ;
王振明 ;
谢富仁 ;
吕悦军 .
地震工程学报, 2014, 36 (01) :134-143
[3]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J].
张杨 ;
严金明 ;
江平 ;
杨乃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2) :252-258
[4]   城市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智能自主评价 [J].
乔鹏 ;
刘朝峰 ;
王志涛 ;
刘召伟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 (02) :10-14
[5]   基于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的岩溶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毕节岩溶区为例 [J].
类延忠 ;
冯颖 ;
周宝同 ;
左太安 .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 (02) :169-172
[6]   高原地震协同应急方法研究——以玉树地震为例 [J].
邓芳 ;
刘吉夫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 (03) :170-176
[7]   基于正态云模型和熵权的人口发展现代化程度综合评价 [J].
龚艳冰 ;
张继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1) :138-143
[8]   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J].
聂高众 ;
高建国 ;
马宗晋 ;
高庆华 ;
苏桂武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1) :68-73
[9]   Fuzzy multicriteria for developing a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n seismically prone areas [J].
Vahdat, Kamran ;
Smith, Nigel J. ;
Amiri, G. Ghodrati .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14, 48 (04) :235-248
[10]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for Japan [J].
Koravos, GC ;
Tsapanos, TM ;
Bejaichund, M .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2006, 163 (01) :13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