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九段沙分流计算模式及工程应用

被引:6
作者
严以新
高进
宋志尧
诸裕良
机构
[1] 河海大学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
[2] 湘潭工学院土木系!湖南湘潭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治理; 沙洲分流; 最小阻力原理;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1.04.014
中图分类号
U617.2 [分流整治];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本文根据流体运动的最小阻力原理 ,研究了长江口九段沙的分流 ,导出了它发育长度的理论公式 ,这一公式的建立加深了对该河段河床演变规律的认识 .文中计算了 1998年南、北槽的分流比 ,预测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一、二、三期及远景规划实施后 ,北槽在正常条件下的分流比 ,以及当丁坝间淤满时的最小分流比 ,这些计算值和预测值均有一定的精度 .对深水航道治理的研究来说 ,本文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河流沙洲发育的理论分析 [J].
高进 .
水利学报, 1999, (06) :3-5
[2]   河流系统能量分配耗散关系的分析 [J].
孙东坡 .
水利学报, 1999, (03) :50-54
[3]   长江河口的演变规律与水动力作用 [J].
高进 .
地理学报, 1998, (03) :74-79
[4]   冲积河流的汇合与分流 [J].
高进 .
地理学报, 1994, (05) :430-439
[5]  
河流动力地貌学[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倪晋仁, 1998
[6]  
河床演变学[M]. - 科学出版社 , 钱宁等 著, 1987
[7]  
流体力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美)斯特里特(Streeter,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