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法的理想参考蛋白模式及其化学生物价研究

被引:38
作者
颜孙安 [1 ,2 ]
林香信 [1 ,2 ]
钱爱萍 [1 ,2 ]
姚清华 [1 ,2 ]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
[2] 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营养评价; 化学分析法; 理想参考蛋白模式; 化学生物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51 [蛋白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化学分析法在不同参考蛋白模式下得到的评价差距较大,在作为蛋白质生物价的估计时不够理想和满意,为此筛选出相应的理想参考蛋白模式使其评价更为准确和可靠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多种食物在2种常用模式下各化学评分与生物价的相关性和离差情况,在保持二者等级相关程度不变情况下,求出各化学评分与生物价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2种常用模式下各化学评分与BV的偏离高低不一,而化学生物价从总体上消除与BV的偏离。AAS、CS、EAAI及EAARR与BV的相关性在全蛋模式下较强,而SRCAA与BV的相关性在FAO/WHO模式下较强。同时化学生物价不仅保持相关性不变,而且使二者高度等级关系转变为等值关系。因此,AAS、CS、EAAI及EAARR应以全蛋模式作为理想参考蛋白模式,而SRCAA要以FAO/WHO模式作为理想参考蛋白模式。化学生物价比各化学评分更接近BV值,作为BV的估计值时更为合理、准确和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营养学中氨基酸平衡的度量 [J].
孙文志 .
动物营养学报, 1995, (01) :42-49
[3]   蛋白质营养评价新方法的研究——必需氨基酸相对比值法 [J].
赵建幸 .
食品工业, 1991, (05) :38-40
[4]   食物蛋白质营养质量化学评分法的改进之二——用全氨基酸或理论纯蛋白计算氨基酸分及化学生物价 [J].
赵声兰 ;
陈朝银 .
云南工学院学报, 1990, (04) :28-34
[5]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J].
朱圣陶 ;
吴坤 .
营养学报, 1988, (02) :187-190
[6]   营养评分与食品生产 [J].
蔺新英 ;
刘近周 ;
林希蕴 ;
不详 .
食品科学 , 1987, (11) :1-3
[7]   黑龙江省新开发的食物资源浓缩大豆蛋白与分离大豆蛋白的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研究 [J].
于守洋 ;
鲍纯义 ;
杨富清 ;
王朝旭 ;
刘志诚 .
营养学报, 1985, (03) :161-166
[8]   几种野生油料种籽蛋白质的化学法营养评价 [J].
张瑞婷 ;
刘玉海 ;
王丽威 ;
张虹 ;
罗烈武 .
营养学报, 1985, (02) :151-154
[9]  
食物与营养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蒋挺大, 1987
[10]  
食品化学[M]. 轻工业出版社 , 李家瑞编译,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