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生态分区及其分级体系比较研究

被引:20
作者
孙小银
周启星
于宏兵
孟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3]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分区; 生态功能分区;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分区及其分级体系越来越多地用于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决策,尤其是在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和评价方面。目前世界上有许多生态分区及其分级体系,不同的生态分区与分级体系使用不同的生态分区方法和各种指标。如何正确评价和选择这些生态分区及其分级体系进行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决策,已经成为管理者和研究者的一个难题。概述了近20a来生态分区分级研究现状与国际进展,重点比较、分析了美国主要生态分区及其分级体系与中国生态功能分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生态分区的分区单元内涵、侧重点以及分区角度3个方面,中美之间有显著的不同。美国的生态分区及其分级体系多注重自然生态系统,尤其在其评价指标中,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生态系统内其他生物相平等。而中国的生态功能分区,则更加突出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些体系各有优点和缺陷。通过这些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为中国后续水生态分区研究和改进中国生态功能分区提供参考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010 / 30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辽河流域水生态分区研究 [J].
孟伟 ;
张远 ;
郑丙辉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6) :911-918
[2]   水生态区划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J].
孟伟 ;
张远 ;
郑丙辉 .
水科学进展, 2007, (02) :293-300
[3]   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区划 [J].
倪健 ;
郭柯 ;
刘海江 ;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2) :175-184
[4]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比较研究 [J].
吴绍洪 ;
杨勤业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3, (05) :686-694
[5]   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 [J].
吴绍洪 ;
杨勤业 ;
郑度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4) :302-310
[6]   中国的生态地域系统研究 [J].
杨勤业 ;
郑度 ;
吴绍洪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3) :65-69
[7]   中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研究 [J].
苗鸿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生态学报, 2001, (01) :7-13
[8]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生态学报, 2001, (01) :1-6
[9]   中国西部生态区划及其区域发展对策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孟庆华 .
干旱区地理, 2000, (04) :289-297
[10]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热带北界中段界线的新认识 [J].
吴绍洪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0, (06) :6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