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矿压危险源及其层次化辨识

被引:13
作者
潘俊锋 [1 ]
齐庆新 [2 ,3 ]
毛德兵 [1 ]
任勇 [1 ]
王元杰 [1 ]
机构
[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3]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危险源; 层次化辨识; 微震监测; 地音监测; 采动应力;
D O I
10.13532/j.cnki.cn11-3677/td.2010.02.006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冲击矿压发生存在冲击矿压危险源,给出了冲击矿压危险源概念;通过对微震监测技术、地音监测技术以及采动应力监测技术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提出冲击矿压危险源的辨识是冲击矿压防治的前提;冲击矿压危险源辨识技术存在各自适用范围,对于冲击矿压危险源的搜索定位必须实现层次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20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危险源理论及煤矿事故危险源风险分析研究综述 [J].
王培 ;
李新春 .
煤炭经济研究, 2008, (11) :76-79
[2]   冲击危险性厚煤层综放开采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J].
潘俊锋 ;
连国明 ;
齐庆新 ;
毛德兵 .
煤炭科学技术, 2007, (06) :87-90+94
[3]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理论与方法研究 [J].
罗新荣 ;
夏宁宁 ;
贾真真 .
中国煤炭, 2006, (03) :60-62+74+4
[4]   冲击危险性综合评价的变权识别模型 [J].
张开智 ;
夏均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0) :3480-3483
[5]   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可识别性研究及应用 [J].
潘立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8) :1411-1411
[6]   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 [J].
潘一山 ;
李忠华 ;
章梦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11) :1844-1851
[7]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J].
孙猛 ;
吴宗之 ;
张宏元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05) :39-41+85
[8]   冲击矿压发生危险性评价方法 [J].
毛德兵 .
煤矿开采, 2000, (04) :52-53
[9]   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的地音法 [J].
窦林名 ;
何学秋 ;
BernardDrzezls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 (01) :85-88
[10]   煤矿危险源分类分级与预警 [J].
江兵 ;
白勤虎 ;
何精梅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9, (04)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