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被引:27
作者
何军
王越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新结构经济学;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2015年中央农村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长期有效供给。本文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提出,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要素禀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同时,农业生产活动面临着资源要素、制度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因此,政府不仅要对硬的基础设施,还必须要对制度环境、法律法规等软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使之与新的要素禀赋结构相适应。并提出通过整合乡村文化价值观,重建新时期农业发展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多元投入机制等着力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152 +1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与思路[J]. 程国强.中国棉麻产业经济研究. 2016 (04)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 [J].
孔祥智 .
改革, 2016, (02) :104-115
[3]   中国与TPP核心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J].
谢汶莉 ;
李强 .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07) :35-46
[4]   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J].
姜长云 .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 (03) :5-10
[5]   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自27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 [J].
陈波 ;
耿达 .
中国软科学, 2014, (07) :77-91
[6]   城镇化对中国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影响 [J].
王静怡 ;
陈珏颖 ;
刘合光 .
农业展望, 2014, 10 (02) :64-70
[7]   探寻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与未来道路——评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 [J].
韦森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1051-1074
[8]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实逻辑与动力机制 [J].
卢婷婷 ;
翟坤周 .
新疆社会科学, 2012, (05) :105-112+152
[9]   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J].
杨曙辉 ;
宋天庆 ;
陈怀军 ;
欧阳作富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S1) (S1) :398-403
[10]   基于制度变迁的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研究 [J].
何平均 ;
李明贤 .
商业研究, 2012, (04) :18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