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古生代开合带特征及其讨论

被引:21
作者
梁云海
李文铅
机构
[1]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南天山; 古生代; 开合带; 蛇绿混杂岩; 蓝闪片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南天山包括“中天山结晶轴”以南、塔里木盆地以北的天山地区。南天山古生代开合带初期是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经弧后扩张而发展成为有限洋盆,向西与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南天山洋连通,形成西宽东窄的楔形洋盆。在西部哈萨克斯坦境内洋盆发育较早,奥陶纪蛇绿岩分布较广;在中国境内奥陶纪仍为弧后盆地性质,合化石的奥陶系为浅海相-半深海相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志留纪开始南天山弧后盆地逐渐扩张成洋,洋盆沿长阿吾子—巴伦台—库米什断裂(即称中天山南缘大断裂)向北俯冲削减,于早泥盆世末闭合,自中泥盆世开始为陆表海发展阶段。自石炭纪末,南天山全面遭受挤压抬升形成复杂的造山带,二叠纪开始南天山进入大陆演化阶段。根据古生代各个时期的构造属性,南天山可划分为11个次级构造单元。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西南天山前寒武纪基底时代和特征:锆石U-Pb年龄和Nd-Sr同位素组成 [J].
陈义兵 ;
胡霭琴 ;
张国新 ;
张前锋 .
岩石学报, 2000, (01) :91-98
[2]   新疆造山带大地构造相研究与分类 [J].
李文铅 ;
李卫东 ;
李亚萍 .
新疆地质, 1999, (04) :312-319
[3]  
西南天山构造格局与演化[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刘本培等著, 1996
[4]  
古中亚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肖序常,汤耀庆主编, 1991
[5]  
中国天山西段地质剖面研究. 王宝瑜,郎智君,李向东,等. 科学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