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酱及酱油的起源及生产技术(五)
被引:1
作者
:
包启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包启安
机构
:
来源
:
中国调味品
|
1993年
/ 03期
关键词
:
酱油;
小麦;
面粉;
大豆;
发酵食品;
麦类作物;
制曲工艺;
酱法;
豆酱;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蒸熟;
要术;
酿造;
酱油生产;
黄豆;
易牙遗意;
豆黄;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3 唐代的豆酱经过多年的战乱,人心思治、唐建立王朝,不久出现贞观之治,国泰民安,生产得到发展,酿造业也随之得到甚大发展。宋欧阳修《唐书·百官志》中所载:“掌醢署有酱匠二十三人、酢匠十二人、豉匠十二人。”足可说明,当时仅掌管带王酱、豉等调味品生产的组织,已具相当规模。另外,唐代是我国食疗科学的黄金时代,豆酱已作为食疗食品,常出现在当时许多本草、食疗书籍中,如苏敬《新修本草》中就载有:“酱,味咸酸冷利。”注释曰: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