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桥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半面痉挛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5
作者
张开文
机构
[1] 广州解放军第458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
面神经,面神经疾病,解剖学.局部,神经外科手术,神经解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 [颅脑];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讨特发性半面痉挛(idiopathichemifacialspasm,IHFS)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手术方法。方法对8个(16侧)经甲醛固定的脑桥行矢、冠状面常规冰冻切片、染色,观测脑桥内面神经核的位置及面神经纤维行走方向、方位。对25例IHFS面神经入脑段(rotexitzone,REZ)无血管压迫者做了脑桥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面神经核距脑桥腹侧表面距离为12.0~12.5mm,距中线为6.0mm,距脑桥腹外侧表面为7.5~9.0mm;面神经纤维在距脑桥出口部4.0mm之内这一段,距脑桥表面为1.0~2.0mm,平均1.65mm。25例IHFS术中见血管压迫部位在REZ前上方4mm之内脑桥表面,压迫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8例术后症状即消失,17例于1周内消失,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IHFS病因主要为血管压迫,而REZ无血管压迫者面神经核功能异常可能为原因之一,REZ前上方脑干表面有血管压迫者,脑桥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三叉神经痛与半面痉挛神经超微结构对比研究 [J].
林清霞 ;
张开文 ;
张爱珍 ;
汪运坤 ;
李孝安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1998, (02) :40-43
[2]   小脑桥脑角薄层增强CT扫描在耳神经外科的临床意义 [J].
张开文 ;
邓国清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1997, (01)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