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及肾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11
作者
刘凤
石增立
于小玲
石磊
张树华
董晓青
王宝娃
机构
[1] 滨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 滨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滨州
[3] 滨州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促炎症细胞因子; 肾脏;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探讨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夹闭大鼠肾动静脉的方法复制大鼠IRI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肾缺血及再灌注1 h、4 h和24 h时血清和肾组织中IL-6、IL-8和TNF-α含量,并对肾系数、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单纯缺血组和再灌注4 h、24 h组'肾组织中IL-6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血清中IL-6水平仅在缺血组低于假手术组;血清与肾组织中的IL-6含量在不同时间内其变化呈直线正相关(r=0.89,P<0.(J5)。肾组织中IL-8、TNF-α水平在单纯缺血和再灌注早期(1 h、4 h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0.05),随再灌注时间延长两者逐渐下降至对照组水平;血清IL-8在单纯缺血和再灌注1 h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接近对照组水平。血清SUN、Scr水平和肾系数在IRI各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IL-8、TNF-α可能参与了早期肾IRI过程,IL-6在肾IRI中可能起一定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自由基与缺血性肾脏损伤 [J].
戴龙君 ;
李宏英 ;
丁鼎武 .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86, (0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