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是保证教育规划执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被引:2
作者
王鹏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教育规划; 公民参与; 有效执行;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1.03.035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在我国公民社会逐渐成长的趋势下,政府如何将公民力量引入教育规划执行,以保证教育规划执行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公共性作为教育规划的基本价值诉求,要求公民参与教育规划执行。公民参与教育规划执行是指具有主体性且拥有参与需求和参与能力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影响教育规划执行的行动过程。从公民参与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规划有效执行的因素包括教育规划自身的质量、教育规划执行的主体、教育规划受众的状态和教育规划执行的路径。公民参与教育规划执行的途径要求优化教育规划环境,提升公民参与素质,降低公民参与成本,创新规划执行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JohnClaytonThomas)著;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政策学研究.[M].王福生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3]  
比较政治学.[M].[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 著;曹沛霖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  
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义..俞可平;.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2552.,
[5]   现代公共教育的制度转型:公共性的失落 [J].
樊改霞 .
教育导刊, 2008, (04) :8-11+21
[6]   教育政策执行的四重路径 [J].
邓旭 .
江西教育科研, 2007, (05)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