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分析

被引:37
作者
翟德高 [1 ,2 ]
王建平 [1 ,2 ]
刘家军 [1 ,2 ]
吴胜华 [1 ,2 ]
毛光剑 [1 ,2 ]
王守光 [3 ]
李玉玺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银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流体混合; 激光拉曼; 甲乌拉; 内蒙古;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10.02.012
中图分类号
P618.52 [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北方重要的银多金属矿集区,该矿床属于大兴安岭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银多金属成矿带。为探讨其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机制,对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深入研究。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均一温度集中在180℃260℃,结合流体包裹体热力学公式计算得到:流体盐度范围为0.18%12.62%,流体密度为0.637 g/cm3~0.976 g/cm3,流体压力的变化范围是0.344 MPa16.205 MPa,成矿深度约为0.5 km1.5 km。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中低温度、中低压力、中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矿床成矿流体有两种来源:其一可能为岩浆源为主导的流体;其二可能为大气降水为主导的流体。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流体的混合作用。不同性质、成分流体的混合作用是导致成矿元素发生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的重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内蒙古甲乌拉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D].韩世清.吉林大学.2006, 09
  • [2] 翟裕生文集.[M].翟裕生; 著.地质出版社.2010,
  • [3] 金矿找矿矿物学.[M].邵洁涟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 [4] 甘肃寨上金矿床成矿特征与形成机理
    刘家军
    毛光剑
    吴胜华
    王建平
    马星华
    李立兴
    刘光智
    廖延福
    郑卫军
    [J]. 矿床地质, 2010, 29 (01) : 85 - 100
  • [5] 山东微山稀土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及对成矿的制约
    李建康
    袁忠信
    白鸽
    陈毓川
    王登红
    应立娟
    张建
    [J]. 矿物岩石, 2009, 29 (03) : 60 - 68
  • [6] 新疆中天山马鞍桥铅锌矿床脉状矿石成矿流体的性质
    张志斌
    黄超义
    兰晓东
    李朝阳
    [J]. 世界地质, 2009, 28 (02) : 179 - 186+198
  • [7] 大兴安岭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
    刘建明
    张锐
    张庆洲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269 - 277
  • [8] 内蒙古满洲里地区银铅锌矿赋矿地层特征及其时代探讨
    舒广龙
    刘继顺
    马光
    [J]. 中国地质, 2003, (03) : 297 - 301
  • [9] 江西银山铜铅锌金银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研究
    张文淮
    张德会
    刘敏
    [J]. 岩石学报, 2003, (02) : 242 - 250
  • [10] 川滇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流体Na-Cl-Br体系的证据
    李泽琴
    王奖臻
    倪师军
    李朝阳
    胡晓强
    李桃叶
    [J]. 矿物岩石, 2002, (04) : 38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