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纹红土多元成因的粒度证据

被引:49
作者
胡雪峰
朱煜
沈铭能
不详
机构
[1] 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网纹红土; 粒度特征; 风成特性; 石英; 第四纪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宣城、九江、泰和和赣州网纹红土粒度特征的研究表明:(1)宣城和九江两地的网纹红土,粒度均匀而细小,不含>2mm的砾石;>63μm细砂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0%和1.14%;而10~50μm粒组明显富集,平均分别为34.65%和37.20%.剖面上部黄棕色土的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与北方黄土和下蜀黄土很相近;其余各层的频率分布曲线与前者也有明显的继承性.剖面各层石英颗粒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十分一致,与北方黄土和下蜀黄土有很好的可比性.这些特征均反映了两地网纹红土明显的风成特性.(2)泰和、赣州网纹红土粗颗粒含量较高;各粒级组分在层次间变化明显;10~50μm粒组富集不明显.红土原样和红土石英颗粒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与北方黄土和下蜀黄土缺乏可比性,表现出明显的冲、洪积相特征.(3)网纹红土成因的多元性反映了南方第四纪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风成特性网纹红土的存在为南方第四纪冰期风尘堆积提供了实物证据.对这类红土分布区域的进一步调查和研究,有助于揭示南方第四纪冰期大规模风尘堆积的南界.
引用
收藏
页码:918 / 9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皖南网纹红土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J].
胡雪峰 ;
沈铭能 ;
方圣琼 .
第四纪研究, 2004, (02) :160-166
[2]   皖南风尘堆积-土壤序列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 [J].
乔彦松 ;
郭正堂 ;
郝青振 ;
吴文祥 ;
姜文英 ;
袁宝印 ;
张仲石 ;
魏建晶 ;
赵华 .
科学通报, 2003, (13) :1465-1469
[3]   南方网纹红土内是否可能存在多个“沉积-成土”过程的旋回? [J].
胡雪峰 ;
程天凡 ;
巫和昕 .
科学通报, 2003, (09) :969-975
[4]   黄土样中石英单矿物的分离 [J].
孙有斌 .
岩矿测试, 2001, (01) :23-26
[5]   江西九江泰和第四纪红土成因的比较研究 [J].
胡雪峰 ;
龚子同 .
土壤学报, 2001, (01) :1-9
[6]   黄土-古土壤中石英颗粒的粒度分布 [J].
孙有斌 ;
鹿化煜 ;
安芷生 .
科学通报, 2000, (19) :2094-2097
[7]   宣城第四纪红色粘土剖面的发育特征 [J].
刘良梧 ;
龚子同 .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464-468
[8]   古红土的发育与演变 [J].
刘良梧 ;
龚子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3) :37-42
[9]   赣北红土与北京邻区黄土及沙漠砂的粒度特征对比 [J].
熊尚发 ;
丁仲礼 ;
刘东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1) :1216-1219
[10]   九江地区网纹红土的时代 [J].
蒋复初 ;
吴锡浩 ;
肖华国 ;
赵志中 ;
王苏民 ;
薛滨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4)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