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灌区不同灌溉方式的引水分沙特性及对渠道冲淤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王延贵
史红玲
机构
[1]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
关键词
引黄灌区; 自流灌溉; 提水灌溉; 渠道冲淤;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1.03.007
中图分类号
TV146 [渠系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结合黄河下游引黄和灌区灌溉形式的运行工况,以渠道水流含沙量垂线分布和输沙能力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渠道引水分沙的特性及其对渠道冲淤的影响。在没有特殊防沙条件下,引黄含沙量一般小于黄河含沙量,约为黄河含沙量的0.86倍;在引黄灌区内,自流灌溉的支渠引水含沙量略低于或等于干渠含沙量,引沙级配相当或略细,引水灌溉将会增加干渠泥沙淤积。对于提水灌溉,若提水泵站进口布置在干渠平均含沙量水深以下,取水含沙量偏大,引沙偏粗,将会减轻干渠淤积;若把提水泵站布设在干渠中下段,可以通过调节提水泵站的引水量来控制干渠水面比降,减少干渠壅水机会,提高干渠输沙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簸箕李灌区引水引沙特性分析 [J].
王廷贵,李希霞,周景新,冯玉坤 .
人民黄河, 1996, (01) :38-40
[2]   分流淤积的理论分析及其计算 [J].
王延贵 ;
尹学良 .
泥沙研究, 1989, (04) :60-66
[3]  
泥沙手册[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