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F4代转hGH基因红鲤体细胞 (肾脏和尾鳍 )及培养 18代的F4代转hGH基因红鲤尾鳍细胞为核供体 ,泥鳅或黄河鲤成熟卵为受体 ,进行了核移植 ,以探讨外源F4代转基因鱼体外源基因的分布与存在形式、稳定性和克隆转基因鱼的可能性。F4代红鲤肾脏细胞核与泥鳅卵配合的核移植胚胎有 12 4 %发育到囊胚 ,0 33%发育到神经胚 ;F4代尾鳍细胞核移入泥鳅卵后的重组胚发育到囊胚、神经胚、肌节期和肌肉效应期的胚胎分别为 2 4 5 %、0 3%、0 2 %和 0 1% ;对照卵无发育。F4代红鲤尾鳍培养细胞与黄河鲤卵子配合的重组胚胎有 5 0 5 3%发育到囊胚 ,5 6 9%发育到原肠胚 ,0 5 3%发育到神经胚 ,0 4 %发育到肌节期。说明由于同种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相容性高于异种核卵的相容性 ,早期发育率高 ;而由于培养细胞的异倍化 ,后期的发育率降低。用PCR技术对供体鱼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不同组织外源基因检测 ,结果 10 0 %个体为阳性鱼 ,而且不同组织的阳性率也是 10 0 % ,说明外源基因均匀分布在不同组织中。无论F4代转基因鱼的肾脏细胞、尾鳍细胞还是培养的尾鳍细胞作核移植供体 ,核移植胚胎中hGH基因的检出率为 10 0 %。说明F4代转基因红鲤个体不同细胞都存在hGH基因 ,而且经长期培养不会丢失。表明F4代转基因红鲤中的外源hGH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