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5
作者
吴海燕 [1 ]
范作伟 [1 ]
刘春光 [1 ]
王海玲 [2 ]
周平 [2 ]
刘武仁 [1 ]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环资中心
[2] 吉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耕作;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土壤环境;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8.04.029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空间变化规律,明确不同耕作方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活动主要集中在0~30cm范围内,30cm以下数量很少;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全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养分相关性不明显;磷酸酶(酸性、碱性和中性)在播种前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但在玉米生长后期没有表现有规律的相关性;保护性耕作对于培育细菌型土壤、优化土壤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玉米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张星杰 ;
刘景辉 ;
李立军 ;
王智功 ;
王林 ;
苏顺和 .
玉米科学, 2008, (01) :91-95+100
[2]   洛阳市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初步研究 [J].
侯颖 ;
李市场 ;
张素娟 ;
徐建强 .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08) :64-66
[3]   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土壤酶动态变化的研究初报 [J].
王聪翔 ;
闻杰 ;
孙文涛 ;
宫亮 ;
张鸿雁 ;
李开宇 .
辽宁农业科学, 2005, (06) :16-18
[4]   土壤生物及其对土壤生态学发展的影响 [J].
梁文举 ;
闻大中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7-140
[5]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M].严昶升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6]  
土壤理化分析.[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