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2
作者:
杨敏
刘中民
郭建华
机构:
[1] 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胸外科
[2] 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胸外科 上海
[3] 上海
来源:
关键词: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间歇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8 [呼吸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双相气道正压 (BIPAP)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气道力学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 2 0例 ARDS患者分为 BIPAP通气模式组 (BIPAP组 )和间歇正压通气模式组 (IPPV组 ) ,行机械通气治疗 ,每组各 10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 结果 BIPAP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 13天 ,显著低于 IPPV组的 2 1天 (P<0 .0 5 )。 BIPAP组患者安定、吗啡和万可松用量显著低于IPPV组 (P<0 .0 5 ) ;IPPV组吸气峰压、平台压和呼气末正压均显著高于 BIPAP组 (P<0 .0 5 )。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体循环阻力和心脏指数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但 IPPV组肺血管阻力显著高于 BIPAP组(P<0 .0 5 )。两组间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 p H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BIPAP组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 IPPV组 (P<0 .0 5 )。 结论 BIPAP通气模式人机关系协同性好 ,能够降低肺血管阻力 ,增加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缩短了 ARDS治疗的机械通气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