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证候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17
作者
鄢泽然 [1 ]
王烁 [2 ]
刘金民 [3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中日友好医院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 急性发作; 证候; 危险因素;
D O I
10.19664/j.cnki.1002-2392.2014.01.038
中图分类号
R255.3 [眩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证候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2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四诊信息,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观察证候分布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各证候类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八类主要证候的相关危险因素:气虚证为颈椎病病史[OR=2.542,95%CI(1.167~5.538),P=0.019];肝阴虚证为年龄层次[OR=1.688,95%CI(1.076~2.650),P=0.023];热证为高血压病史[OR=4.864,95%CI(1.738~13.615),P=0.003];风痰证为酗酒[OR=5.575,95%CI(1.050~29.615),P=0.044]及低头伏案工作[OR=2.532,95%CI(1.232~5.204),P=0.011];气血两虚证为生活安逸[OR=5.106,95%CI(1.123~23.208),P=0.035]及久站[OR=5.006,95%CI(1.520~16.488),P=0.008];脾虚湿阻证为眩晕家族史[OR=9.848,95%CI(2.264~42.829),P=0.002)及电脑前工作[OR=3.246,95%CI(1.039~10.139),P=0.043);肝郁化火证为焦虑状态[OR=4.563,95%CI(1.508~13.810),P=0.007);肝郁痰热证为较小的工作压力[OR=3.533,95%CI(1.185~10.532),P=0.024]及饮酒[OR=2.822,95%CI(1.093~7.286),P=0.032]。结论:探索证候相关危险因素可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7213例高血压病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分析 [J].
虞桂 ;
何庆勇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08) :2284-2286
[2]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J].
黄家星 ;
林文华 ;
刘丽萍 ;
濮月华 ;
谭泽峰 ;
徐安定 .
中国卒中杂志, 2013, (04) :285-293
[3]   “湿入督脉”理论初探 [J].
呼永河 ;
钟梁 ;
李静 ;
孙薏 ;
匡红 ;
田卫卫 ;
李硕 ;
周龙甫 ;
钟国成 ;
刘爱琴 ;
沈毅 ;
谢春光 ;
高永翔 ;
黄秀深 ;
由凤鸣 ;
张丰华 .
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 (03) :314-316
[4]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 [J].
徐强 ;
张秋月 ;
王保和 .
世界中医药, 2013, 8 (02) :125-126
[5]   督脉在中医脑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J].
曹奕 .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 24 (11) :1035-1038
[6]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证候学规律 [J].
唐启盛 ;
孙文军 ;
曲淼 ;
郭东方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2, 10 (09) :975-982
[7]   脾肾相关理论及其应用——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7) [J].
刘征堂 ;
韦云 ;
吴斌龙 .
中医杂志, 2012, (16) :1351-1355+1364
[8]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初探 [J].
鄢泽然 ;
刘金民 ;
王烁 .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05) :710-711+764
[9]   原生态酒疗法对《内经》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 [J].
李翠娟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02) :5-6
[10]   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J].
仲卫红 ;
冯居平 ;
陈水金 ;
宋红梅 ;
王诗忠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0, 18 (02)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