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监管体系利益相关方行为博弈分析

被引:1
作者
许晓彤
李小宇
机构
[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监管体系; 利益相关方; 博弈论; 委托-代理模型; 逆向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3.4 [国际互联网]; O225 [对策论(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博弈理论和方法对我国互联网监管体系中各方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监管动机来源于博弈方风险厌恶的倾向,两级委托-代理模型使得具体执行监管工作的互联网机构处于收益小、成本高、风险大的境地,而位于中间位置的行政机构则处于信息最优势的地位;同时,由于逆向选择,网民在网络意见市场里倾向于选择不相信监管方的判断;而学术研究机构更多地在为自身谋求有利的代理地位,而非进行政策效果反馈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1+155 +1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经济博弈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谢识予编著, 2002
[2]  
关于中国互联网内容管制理论研究[D]. 刘兵.北京邮电大学 2007
[3]   论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建构 [J].
叶敏 ;
唐亚林 .
新视野, 2009, (04) :35-37
[4]   国有企业治理中的二级代理博弈分析 [J].
陈继南 ;
韩伯棠 ;
姜莹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10) :117-120
[5]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变迁轨迹——基于政策学习理论的简单考察 [J].
李永刚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44-48
[6]  
Is a knowledge society possible without freedom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Lor, Peter Johan,Britz, Johannes Jacobu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2007
[7]  
Breaching the Great Firewall:China’’s Internet censorship and the quest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a connected world. Stevenson C. 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