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建立

被引:14
作者
邵国富
包仕尧
楚冰
张志琳
机构
[1]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血流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建立可靠的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模型。方法 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后枕大池 2次注血制成兔 SAH模型 ,观察 SAH前后动物进食量和神经功能改变 ,以氢清除法检测局部脑血流量 (r CBF)。结果  SAH后动物进食量下降、神经功能障碍和 r CBF下降 ,且 r CBF随出血时间延长和出血量增加而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兔双侧颈动脉结扎后枕大池 2次注血可制成可靠的症状性SAH后 CVS模型。 r CBF、动物进食量和神经功能改变可作为评价 SAH后 CVS的客观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脑循环与临床[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顾正中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