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塘湿地系统对农业非点源氮的净化截留效应研究

被引:33
作者
王沛芳
王超
徐海波
机构
[1]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试验室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入湖小流域; 非点源氮; 水塘湿地系统; 净化; 截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在入湖小流域中,水塘湿地系统对氮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截留和净化作用,使得农业非点源氮产生量与入湖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确定自然湿地系统对农业非点源氮负荷的降低程度,从而有效控制入湖非点源氮量,选择太湖流域宜兴境内的自然水塘湿地系统,于2004年7月7日至14日、2005年1月14日至20日和2005年3月8日至14日开展了降雨径流进入水塘中农业非点源氮的截留效应研究,分析了塘中总氮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自然水塘湿地系统在各试验期对非点源氮均具有显著的截留和净化效应,3个试验期持留时间内TN的净化效率分别为70.4%、14.5%和36.3%,氮截留量分别为0.903、0.987和0.660g·m-2。说明水塘湿地系统能显著降低入湖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氮进入地表水体中的氮源负荷,为入湖流域中氮营养元素的输移规律和通量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782 / 7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植物在城市生活污水人工土快滤处理床的作用 [J].
朱夕珍 ;
肖乡 ;
刘怡 ;
崔理华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5) :582-584
[2]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J].
夏汉平 .
生态学杂志, 2002, (04) :52-59
[3]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整治对策[J]. 范成新,季江,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 1997(08)
[4]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整治对策[J]. 范成新,季江,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 1997 (08)
[5]   苏南太湖水系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J].
马立珊 ;
汪祖强 ;
张水铭 ;
马杏法 ;
张桂英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1)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