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不同流动单元并联水驱油

被引:14
作者
李伟才 [1 ,2 ]
姚光庆 [1 ,2 ]
周锋德 [1 ,2 ]
黄郑 [2 ,3 ]
梁杰峰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流动单元; 并联岩心; 水驱油实验; 数值模拟; 驱油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了描述低渗透油藏多层合注合采时,各层水驱效果差异、流体流动特征及分布规律,开展了不同流动单元并联水驱油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以新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渗透储层为例,按流动层段指标由大到小将储层划分为五类流动单元,选取其中三类流动单元的9块天然岩心与1块人造岩心,组成4组并联模型,进行了水驱油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流动单元岩心并联组合后,物性好的流动单元驱油效率比单独驱替时要高、物性差的流动单元驱油效率比单独驱替时要低;不同流动单元之间渗透率级差越大,流动单元之间相互影响越强烈,驱油效率相互差值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58 / 6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低渗透储层产量递减模型的渗流机理及应用 [J].
陈新彬 ;
常毓文 ;
王燕灵 ;
汪萍 ;
邹存友 .
石油学报, 2011, 32 (01) :113-116
[2]   低渗透储层产量递减模型的渗流机理及应用 [J].
陈新彬 ;
常毓文 ;
王燕灵 ;
汪萍 ;
邹存友 .
石油学报, 2011, 32 (01) :113-116
[3]   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与注水时机研究 [J].
谢晓庆 ;
姜汉桥 ;
王全柱 ;
刘同敬 ;
张卫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574-577+582
[4]   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与注水时机研究 [J].
谢晓庆 ;
姜汉桥 ;
王全柱 ;
刘同敬 ;
张卫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574-577+582
[5]   陆相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实践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396-399
[6]   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 [J].
姚军 ;
刘顺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430-433
[7]   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油实验研究 [J].
于春生 ;
李闽 ;
乔国安 ;
陈浩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1) :84-86+191
[8]   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油实验研究 [J].
于春生 ;
李闽 ;
乔国安 ;
陈浩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1) :84-86+191
[9]   严重非均质油藏开发层系组合界限研究 [J].
周琦 ;
姜汉桥 ;
陈民锋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93-97+10
[10]   严重非均质油藏开发层系组合界限研究 [J].
周琦 ;
姜汉桥 ;
陈民锋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93-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