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认识结构与社会结构——《科学的智力组织与社会组织》介绍

被引:2
作者
郏斌祥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怀特; 领域; 前后关系; 不定性程度; 名誉;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1987.03.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伴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观也历经变革。当人类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科学自身时,科学客观上已成为一项社会事业,并成为哲学家、历史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分析的对象。科学观离不开科学事业的客观基础,同时也与研究者的思维框架息息相关。如果说本世纪初对科学的反思维度仍局限于认识论实证主义的话,那么,三十年代默顿所开创的社会学分析,已经把科学当作社会客体运行了,尽管其运行模式仍不乏实证知识观的痕迹。库恩在默顿开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主张,虽然科学研究是由科学家个人进行的,但科学知识本质上是集团的产物,因而要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必须考虑这种集团效应。按此观点,对科学活动的分析本质上是社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