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概念研究的理性审视——从思维方式转换到概念分析

被引:3
作者
郭道全
机构
[1]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系 重庆
关键词
体育; 概念; 实然之体育; 应然之体育; 二重化;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08.01.020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从转换体育概念研究的思维方式出发,进而探讨体育概念规定的多样性以及实然之"体育"与应然之"体育"的二重化现象,为体育基本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把"体育"的概念及其意义作为分析的重点有助于避开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及其困境。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去理解体育,必然导致"体育"概念规定的多样性。"体育"概念的二重化是一种潜在的方法论模式,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体育"的概念规定,与其说是对于实然之体育的客观描述,不如说是关于应然之体育的某种理想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体育本质认识的分歧根源与真义求解 [J].
龚正伟 ;
刘湘溶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01) :96-98+126
[2]   体育本质新论 [J].
唐炎 ;
宋会君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2) :36-38
[3]   体育本质的人文学思考 [J].
赵立军 ;
韩孝栋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5) :20-21
[4]   体育真义论 [J].
张洪潭 .
体育科学研究, 2003, (01) :1-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