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模式下楼宇热电冷联供系统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胡文斌
华贲
郭荷清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
关键词
楼宇热电冷联供; 蓄冷系统; 技术经济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831 [空气调节]; TU85 [机电设备];
学科分类号
080705 ; 0813 ;
摘要
阐述了蓄冷系统与楼宇热电冷联供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的运行模式,建立了该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技术经济模型。通过实例,研究了蓄冷比例与能源价格的复合关系对热电冷联供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70 / 6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建筑物小型热电联供技术的研究展望 [J].
胡文斌 ;
华贲 .
煤气与热力, 2002, (02) :147-150
[2]   基于神经网络的燃气轮机动态过程仿真 [J].
曾进 ;
任庆生 ;
翁史烈 ;
孙薇荣 .
热能动力工程, 2000, (04) :423-425+449
[3]   也谈最佳蓄冷率的确定方法 [J].
杨书明 .
暖通空调, 1999, (03) :75+82-75+82
[4]   电力与燃气在工业发达国家城市能源使用中的概况分析 [J].
马宪国 ;
章树荣 .
能源研究与信息, 1999, (02) :1-6
[5]   蓄冷量比例对设备投资及运行电费的影响 [J].
逯胜利 .
暖通空调 , 1998, (03) :59-61
[6]   建筑物小型热电联产在欧洲的发展 [J].
凌志光 .
能源研究与信息, 1998, (01) :1-6
[7]   蓄冷率对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及最佳蓄冷率的确定方法 [J].
张力君 ;
张萍 .
暖通空调, 1997, (05) :4-7
[8]   对排气污染罚款数量级的讨论 [J].
蔡睿贤 .
中国软科学, 1996, (02) :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