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34
作者
杨善文 [1 ]
王秋萍 [2 ]
邱细梅 [3 ]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医院院感科
[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医院妇产科
[3]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剖宫产; 支原体;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9.8 [剖腹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手术病例资料2 570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1例。支原体培养采用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的支原体一体化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培养鉴定。21例切口感染的病例作为感染组,随机选择同期术后无切口感染的87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年龄、血红蛋白、体质量、产次、妊娠天数、胎膜早破、阴检次数、羊水性状、手术时间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17例阳性,4例阴性,其中15例培养出支原体。支原体药敏结果: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13/17,交沙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5/16和16/16。羊水性状和手术时间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应当缩短手术时间,重视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术前应当常规开展生殖道支原体筛查,对生殖道支原体阳性的产妇,除常规应用头孢类抗生素以外,术后6 h口服交沙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2909 / 29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Impact of extended-spectr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 on incidence of postcesarean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J].
Tita, Alan T. N. ;
Owen, John ;
Stamm, Alan M. ;
Grimes, Anne ;
Hauth, John C. ;
Andrews, William W. .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8, 199 (03) :303.e1-303.e3
[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extended spectr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 with coverage for Ureaplasma urealyticum to reduce post–cesarean delivery endometritis.[J].William W Andrews;John C Hauth;Suzanne P Cliver;Karen Savage;Robert L Goldenberg.Obstetrics & Gynecology.2003, 6
[3]  
妇产科学.[M].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临床医院感染学.[M].徐秀华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J].
郑丹 .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09) :144-145
[6]   产妇腹部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J].
周冰 ;
李春梅 .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11) :2144+2146-2144
[7]   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J].
周明 ;
陈莉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5, (08) :1075-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