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机制:基本理论与中国选择

被引:15
作者
席恒
机构
[1]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养老金机制; 费率; 缴费年限; 退休年龄; 政策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42.67 [];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摘要
养老保险的实质是通过拥有不同资源与要素禀赋主体之间的合作,形成对参保人社会养老保险权益的实现与保护。养老金机制是指在各类缴费型养老保险中,养老保险的参与主体通过费基、费率与缴费年限等关键要素的设计,以实现养老保险筹资(缴费)与未来支付的动态均衡,进而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运行。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实际,以全局观、系统观优化养老金三支柱及三者之间的结构,以均衡观、协调观平衡养老金机制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科学观、人文观合理确定养老金机制中的关键要素,做实养老金缴费基数,降低用工单位和个人缴费率,延长个人缴费年限,采用渐进式、差异化、有弹性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适应性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机制与方案研究 [J].
席恒 ;
翟绍果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5) :107-112
[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 [J].
郑伟 ;
孙祁祥 .
经济研究, 2003, (10) :75-85+93
[3]  
养老保障[M]. 中国社会出版社 , 朱青, 2007
[4]  
15 Years of Pension Reform in Germany:Old Successes and New Threats .2 Bonin,Holger. Geneva Papers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