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径土壤活性有机碳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41
作者
刘合明
杨志新
刘树庆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壤粒径; 土壤活性有机碳; 测定方法;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5.060
中图分类号
S151.9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择不同肥力的沙质栗钙土、潮褐土和草甸栗钙土三种土壤,采用干筛法对其进行处理,获得四种不同粒级的土壤,分别为:<0.15mm、0.15~0.25mm、0.25~0.50mm和0.5~1.0mm,用目前最常用的两种化学方法分别对不同粒级土壤活性有机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粒级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并且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粒级增大而降低,其大小顺次为:小于0.15mm土壤>0.15~0.25mm土壤>0.25~0.5mm土壤>0.5~1.0mm土壤;与KMnO4氧化法相比,0.2mol·L-1(1/6K2Cr2O7—1∶3H2SO4)氧化,130~140℃油浴煮沸5min测定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方法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变异系数小,且时间短,适宜大批土壤样品活性有机碳的测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046 / 20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中不同粒级碳的影响 [J].
马红亮 ;
朱建国 ;
谢祖彬 ;
刘钢 ;
曾青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03) :33-40
[2]   土壤活性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比较 [J].
于荣 ;
徐明岗 ;
王伯仁 .
土壤肥料, 2005, (02) :49-52
[3]   土壤活性有机碳库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J].
杨丽霞 ;
潘剑君 .
土壤通报, 2004, (04) :502-506
[4]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及其生态效应 [J].
沈宏 ;
曹志洪 ;
胡正义 .
生态学杂志, 1999, (03) :33-39
[5]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 Ⅰ.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腐殖质氧化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J].
袁可能 .
土壤学报, 1963, (03) :286-293
[6]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7]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M].严昶升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8]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