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肉毒杆菌毒素阻遏的接头在4-氨基吡啶、盐酸胍作用下神经末梢传导功能的恢复

被引:2
作者
施玉樑
严孝方
王文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2] 山西师范学院
关键词
神经末梢; 周围神经系统; 终板电位; 动作电位; 氨基吡啶; 肉毒杆菌毒素; 盐酸胍; 传导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A型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大白鼠的膈神经膈肌标本,随着毒素作用的发展,细胞外记录的神经末梢动作电位与终板电位的平均振幅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神经冲动不再能到达神经末梢。4-氨基吡啶、盐酸胍可恢复运动神经末梢传导冲动的能力,增加终板电位的量子含量,解除肉毒素产生的传递阻遏,恢复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而二性霉素对末梢电活动已消失的接头则无恢复作用。在上述资料基础上,对内毒素的作用机制和4-氨基吡啶等的抗肉毒效应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肉毒杆菌毒素的作用机理(上) [J].
施玉樑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77, (03) :44-47
[2]   肉毒杆菌毒素阻遏的大鼠神经肌肉接头在降温后传递功能的恢复 [J].
施玉樑 ;
沈克飞 .
科学通报, 1975, (05) :237-239
[3]   在A型肉毒杆菌毒素作用下神经末梢电活动的消失 [J].
施玉樑 ;
沈克飞 .
科学通报, 1975, (03) :144-148
[4]   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后大鼠膈神经膈肌接头小终板电位的观察 [J].
施玉樑 ;
沈克飞 .
科学通报, 1975, (02) :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