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67
作者
孙慧 [1 ,2 ]
朱俏俏 [1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2]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集聚效应; 拥塞效应; 两阶段系统GM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发展效率予以度量,运用多种计量分析和检验方法,在通过两阶段SYS-GMM方法有效控制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的条件下,实证考察了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型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并表现出强稳定性,资源型产业最优集聚规模为0.891,当资源型产业集聚度小于倒"U"型曲线的拐点0.891时,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旦资源型产业集聚度超过这一拐点时,产业的过度集聚就会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资源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由于资源型产业以水平型集聚为主,使得资源型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大于技术进步,当集聚类型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化时,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有利影响将会凸显出来;资源型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倒"U"型曲线的拐点值对于不同传导机制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科技创新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四个因素推延了资源型产业最佳集聚规模阈值,降低了由于集聚规模扩大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拥塞效应"的风险;中国48.39%的省份处于资源型产业集聚"规模效应"阶段,集聚规模的扩大会继续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51.61%的省份大多属于资源富集省份,处于产业集聚"拥塞效应"凸显阶段,若继续扩大集聚规模,过度集聚将进一步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J].
王晶晶 ;
黄繁华 ;
于诚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3) :48-58
[2]   同质集聚、异质集聚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15个制造行业2000-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谢子远 ;
鞠芳辉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2) :13-23
[4]   资源产业依赖如何影响经济发展效率?——有条件资源诅咒假说的检验及解释 [J].
邵帅 ;
范美婷 ;
杨莉莉 .
管理世界, 2013, (02) :32-63
[5]   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基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较研究 [J].
孙浦阳 ;
韩帅 ;
靳舒晶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9) :40-57
[6]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J].
王燕 ;
徐妍 .
财经研究, 2012, 38 (03) :135-144
[8]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J].
刘秉镰 ;
武鹏 ;
刘玉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3) :54-64
[10]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s textile industry[J] . Hui-Lin Lin,Hsiao-Yun Li,Chih-Hai Yang.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