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茅海河口小尺度动力结构及其沉积作用
被引:14
作者
:
吴超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吴超羽
机构
:
[1]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来源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5年
/ 02期
关键词
:
河口,动力结构,沉积,华南;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737.121 [];
学科分类号
:
0707 ;
摘要
:
基于1981~1991年多次水文泥沙测验及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珠江黄茅海河口水动力特性。著重分析了河口低频水流与环流。观测和计算表明河口中部存在一低流速区,河口区拉格郎日流迹计算揭示了拦门沙形成的重要机制;黄茅海河口自北而南存在4个主要小尺度动力结构:巨大的崖门双向射流系统,垂直密度环流,三角山狭口射流和凯尔文水平环流。本文简要讨论了以上动力结构对河口沉积及地貌的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
页数:9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