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桂枝汤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研究
被引:10
作者:
柏冬
[1
,2
]
牛晓红
[3
]
范斌
[3
]
宋剑南
[2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3]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来源:
关键词:
肠外翻;
桂枝汤;
甘草苷;
芍药苷;
肉桂酸;
甘草酸;
肠吸收;
D O I:
10.19378/j.issn.1003-9783.2010.02.021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桂枝汤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HPLC检测不同浓度桂枝汤中甘草苷、芍药苷、肉桂酸和甘草酸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浓度,计算各成分的吸收参数,并分析它们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浓度桂枝汤中甘草苷、芍药苷、肉桂酸和甘草酸在各肠道均为线性吸收,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速率;甘草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芍药苷、肉桂酸和甘草酸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桂枝汤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符合被动吸收;甘草苷在结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随桂枝汤给药浓度的增加没有差异,符合主动转运;桂枝汤中甘草苷的最佳吸收部位为结肠,芍药苷和甘草酸的最佳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肉桂酸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吸收均较好。结论肠道不同部位对桂枝汤中不同成分的吸收具有一定差异,除甘草苷在结肠部位为主动吸收外,所有被测成分在不同肠道均为被动吸收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