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山区发展生态经济对策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

被引:7
作者
何家理
机构
[1] 安康学院
关键词
湿润山区; 秦巴山区为例; 生态经济对策;
D O I
10.14018/j.cnki.cn13-1085/n.2011.24.18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以我国四个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参考依据,探讨湿润山区(以秦巴山区为例)经济生态发展目标模式。即在生态平衡目标和经济平衡目标矛盾统一的过程中,抉择最优化的经济生态良性互动发展模式。从区域特色出发,将秦巴山区按坡度划分为高山区、浅山区、河流区等三个区域单元,参照国家在该区域功能划分上的现有扶持政策(自然区保护政策、退耕还林政策、南水北调政策),在区域特色与扶持政策相结合的基础上探寻经济发展途径(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旅游业—茶、桑与富硒食品加工业—水电与水产业),凝练秦巴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方向(特色产业—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最终建立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圈结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绿色GDP核算.[D].赖亚飞.北京林业大学.2007, 03
[2]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综合效益评价——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 [J].
赖亚飞 ;
朱清科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03) :219-223
[3]   西南湿润山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省江川县为例 [J].
李玲芬 ;
延军平 ;
徐映雪 ;
王敏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3) :10248-10251
[4]   生态环境建设对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贡献实证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J].
庞英 ;
叶依广 ;
张全景 ;
高艳梅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5, (06) :100-103
[5]   立足地域优势 发展安康绿色中药产业 [J].
向纪明 .
安康师专学报, 2003, (02)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