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立地条件下坡面入渗与侵蚀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8
作者
申震洲
姚文艺
李勉
李伟伟
赵海滨
机构
[1] 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立地条件; 坡度; 流量; 侵蚀量; 入渗率;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5.017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黄土坡面的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坡度、流量条件下坡面的侵蚀特征及坡面入渗与侵蚀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裸坡的侵蚀量分别是草被覆盖度为30%,80%坡面的4倍和20倍;80%草被覆盖度坡面的稳定入渗率为30%覆盖度坡面的2倍,是裸坡的9倍;10°坡面的侵蚀产沙量只有20°,30°坡面的1/10;20°,30°坡面的入渗率约是10°坡面的1/10;1 L/min流量下的相对稳定侵蚀量是5 L/min和7.5 L/min流量的1%左右,而3 L/min的稳定侵蚀量则为后者的20%左右;在不同的流量条件下,坡面侵蚀量随入渗率的增加呈线性减少,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J].
张晓明 ;
余新晓 ;
武思宏 ;
王云琦 ;
张满良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6) :115-122
[2]   降水再分配受雨强、坡度、覆盖度影响的机理研究 [J].
吴希媛 ;
张丽萍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4) :28-30
[3]   不同林草系统对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 [J].
代俊峰 ;
陈家宙 ;
崔远来 ;
何园球 ;
马吉刚 .
水科学进展, 2006, (04) :435-443
[4]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以陕西省吴旗县为例 [J].
杨光 ;
丁国栋 ;
赵廷宁 ;
孙保平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2) :88-90+99
[5]   纸坊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沙效益评价 [J].
江忠善 ;
郑粉莉 .
泥沙研究, 2004, (02) :56-61
[6]   土地覆被对黄河中游流域泥沙产生的影响 [J].
卢金发 ;
黄秀华 .
地理研究, 2003, (05) :571-578
[7]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J].
傅伯杰 ;
邱扬 ;
王军 ;
陈利顶 .
地理学报, 2002, (06) :717-722
[8]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柳长顺 ;
齐实 ;
史明昌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S1) :10-13+17
[9]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scenarios on changes in sediment delivery to rivers?[J] . G. Verstraeten,A. Van Rompaey,J. Poesen,K. Van Oost,G. Govers.Hydrobiologia . 2003 (1)
[10]   Soil erosion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covers in the Venezuelan Andes [J].
Tietze M.K. ;
Wuestefeld T. ;
Paul Y. ;
Zender L. ;
Trautwein C. ;
Manns M.P. ;
Kubicka S. .
Environmentalist, 2002, 22 (2) :16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