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长春岭背斜带扶余油层沉积相特征

被引:6
作者
高兴友 [1 ]
许小勇 [1 ]
李颖 [2 ]
韩喜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采气厂
[3]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第八采油厂
关键词
扶余油层; 沉积相; 分布规律; 长春岭背斜; 大庆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庆油田长春岭背斜带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类型主要是三角洲前缘亚相带内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间湾微相和席状砂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类型比较复杂,共发育有两大类:一是单期河道的正粒序型;二是多期河道叠置型,其中多期河道叠置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进积型、加积型、退积型。由于本区河道类型比较多,导致了本区的砂体展布具有复杂性,且由于河道砂体类型不同导致了砂体的连通性差,进而导致油气水分布的复杂性。扶余油层重矿物组合以高含锆石、石榴石为特征,与松辽盆地南部长春—怀德沉积体系的重矿物组合相似,与西南部保康沉积体系高含锆石、低石榴石的重矿物特征不同,进而判断本区受南部物源控制为主,东部物源控制为辅。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方法 [J].
张尔华 ;
宋永忠 ;
陈树民 ;
金国平 ;
邱颖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113-114+117
[2]   大庆探区油气勘探新进展与下步勘探方向 [J].
侯启军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4) :1-5+1
[3]  
大庆油田河流——三角洲相储层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隋军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