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大众在核电发展中的“不信任”:基于两个分析框架的案例研究
被引:3
作者
:
方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方芗
机构
: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来源
:
科学与社会
|
2012年
/ 2卷
/ 04期
关键词
:
核风险;
不信任;
风险社会;
科学知识社会学;
D O I
:
10.19524/j.cnki.10-1009/g3.2012.04.007
中图分类号
:
F426.23 [];
F426.6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运用"风险社会"和"科学知识社会学"这两个理论框架说明我国大众在核电发展中的"不信任"问题。"风险社会"理论认为核风险的特殊性和科学的自反性是引发"信任危机"的关键。而"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认为专家系统把大众排除在核风险的定义和处理系统之外,忽略"非专家知识"是引发"信任危机"的关键。从对韩江上游拟建内陆核事件的案例研究结果来看,大众确实依赖专家系统来定义和处理核风险。而他们表达的"不信任"在现阶段并不体现为对专家系统的挑战,而是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使核电向着更为科学和民主的方向发展。两个理论对实际例子均有一定的解释度,且互为补充,但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M].杨舰; 刘兵;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3]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4]
风险意识启蒙与反思性现代化——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及其启示
刘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刘岩
[J].
江海学刊,
2009,
(01)
: 143
-
148+239
←
1
→
共 4 条
[1]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M].杨舰; 刘兵;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3]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4]
风险意识启蒙与反思性现代化——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及其启示
刘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刘岩
[J].
江海学刊,
2009,
(01)
: 143
-
148+23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