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发展理论下新农村建设的角色转换问题探析

被引:17
作者
陈建平
林修果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与式发展; 伙伴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参与式发展理论起源于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成长于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国际发展实践中,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通过借鉴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考察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专家”和“农民”三大角色群体的功能转换问题,以调动各种发展角色多方位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一种新型发展伙伴关系,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宪政主义公共管理论纲——公共管理发展方向之初探 [J].
余敏江 ;
潘信林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6) :93-100
[2]   农民参与式技术发展以及其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J].
左停 ;
齐顾波 ;
钟兵仿 .
农业技术经济, 2003, (01) :35-40
[3]   对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 [J].
叶敬忠 ;
王伊欢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0) :41-47
[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经济学研究 [J].
黄志冲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6) :35-39+78
[5]   中国农技推广障碍因素分析——农民应成为农技推广的主体 [J].
叶敬忠 ;
林志斌 ;
王伊欢 .
中国农技推广, 2000, (04)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