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定位属于刑法中的公民个人信息附视频

被引:2
作者
姜金良 [1 ]
袁海鸿 [2 ]
机构
[1] 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 江苏省泗洪市人民法院
关键词
公民个人信息; 识别性; 手机定位; 刑法;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情节严重;
D O I
10.19684/j.cnki.1002-4603.2013.16.018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D920.5 [解释、案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手机定位信息是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移动手机的位置信息,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位置的技术或服务。手机定位信息通过号码与公民个人直接关联,可以识别出主体身份,且反映出公民的活动轨迹,因此手机定位信息在实质上不仅具有保护的必要性,而且具有隐私性、识别性特征,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3+1 +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初论 [J].
利子平 ;
周建达 .
法学评论, 2012, 30 (05) :146-152
[2]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理解与适用 以京城最大出售、非法提供、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为视角 [J].
郝家英 .
中国检察官, 2012, (10) :31-35
[3]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中情节严重的认定[J] 金昌伟; 人民司法 2011, 24
[4]  
刑法各论[M] 周光权;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5]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 张明楷;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6]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 张新宝著; 群众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