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边界

被引:4
作者
姜永铭
机构
[1]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关键词
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 静态边界; 动态边界;
D O I
10.16154/j.cnki.cn22-1025/c.2008.04.021
中图分类号
F114.46 [区域间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边界的界定,是深入研究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提。目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这个问题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边界可从参与合作的单个区域入手,静态分析单个区域边界的划定标准,再从参与合作的联合区域入手,动态分析联合区域边界的划定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M].金丽国;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区域经济学.[M].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区域经济学通论.[M].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  
区域经济理论.[M].陈秀山;张可云[著];.商务印书馆.2003,
[5]  
行政区域经济.[M].鲁勇著;.人民出版社.2002,
[6]  
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M].丁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  
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张可云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8]  
亚洲增长三角经济合作区研究.[M].魏燕慎主编;.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9]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中国亚太经济战略.[M].夏禹龙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0]  
区域经济学导论.[M].(美)胡佛(Hoover;EdgarM.);(美)杰莱塔尼(Giarratani;Frank)著;郭万清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