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放牧率和放牧季节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董全民
赵新全
马玉寿
李青云
王启基
施建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牦牛放牧率; 冬季草场; 夏季草场; 小嵩草高寒草甸; 土壤养分;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031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经过两年牦牛放牧试验表明,夏季草场不同土壤层有机质、有机碳、全磷、全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及0~20cm土壤层营养因子的平均含量与放牧率呈线性回归关系,速效氮含量与放牧率呈二次回归关系;冬季草场不同土壤层有机质、有机碳和全氮与放牧率呈线性回归关系,全磷、速效磷和速效氮的含量及0~20cm土壤层营养因子的平均含量与放牧率呈二次回归关系。随着放牧率的逐渐增加,夏季草场不同土壤深度速效氮含量也逐渐减小,当放牧率达到1.07、1.08和1.22头·hm-2时,0~5、5~10、10~20cm土壤速效氮含量依此达到最小;冬季草场不同土壤层全磷、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逐渐增加,当放牧率达到0.81、0.78和1.00头·hm-2,1.03、1.09和1.03头·hm-2,1.36、1.35和1.30头·hm-2时,0~5、5~10、10~20cm土壤层全磷、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分别依此达到最大。在夏季草场,0~20cm土壤层速效氮平均含量达到最小放牧率是1.07头·hm-2;冬季草场0~20cm土壤层全磷、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达到最大放牧率分别是0.90、0.83和1.21头·hm-2。
引用
收藏
页码:729 / 7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磷素循环
    曹广民
    张金霞
    鲍新奎
    周党卫
    [J]. 生态学报, 1999, (04) : 514 - 518
  • [2]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刍议
    赵钢
    [J]. 内蒙古草业, 1999, (02) : 2 - 7
  • [3] Resource manipulations in natural vegetation: a review[J] . Antonio DiTommaso,L. W. Aarssen. &nbspVegetatio . 1989 (1)
  • [4]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含水量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红梅
    陈有君
    李艳龙
    李建国
    [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 (S3) : 25 - 26
  • [5] 不同放牧率对大针茅种群结构的影响
    安渊
    李博
    杨持
    闫志坚
    韩国栋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02) : 163 - 169
  • [6] 甘南高寒湿地草地放牧系统管理的AHP决策分析及生态恢复对策
    岳东霞
    李文龙
    李自珍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2) : 248 - 253
  • [7] 不同干扰类型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江小蕾
    张卫国
    杨振宇
    王刚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9) : 1479 - 1485
  • [8] 放牧草地群落的冗余与补偿
    张荣
    杜国祯
    [J]. 草业学报, 1998, (04) : 14 - 20
  • [9] Restoration of riparian meadows degraded by livestock grazing: above- and belowground responses[J] . David Martin,Jeanne Chambers. &nbspPlant Ecology . 2002 (1)
  • [10]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冷蒿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汪诗平
    李永宏
    王艳芬
    陈佐忠
    [J]. 植物学报, 2001, (01) : 89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