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的评价

被引:47
作者
刘荣桂
钱蕴秋
何光彬
周晓东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
脑梗死; 高频超声;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僵硬度; 扩张性; 顺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46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颈动脉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颈动脉内-中膜有无增厚、有无斑块、斑块数目和回声情况,测量舒张期内-中膜厚度(IMT);M-型超声记录颈总动脉前后壁在收缩期和舒张期运动幅度变化,测量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内径,计算内-中膜横截面积(IMSCA)、僵硬度β指数、扩张性(distensibility)和顺应性(compliance)等参数。结果脑梗死患者比健康老年人斑块数目及低回声斑块检出率增加,最大IMT和平均IMT增厚,内-中膜横截面积、收缩期内径和舒张期内径、僵硬度指数增大,扩张性和顺应性降低(P<0.05)。IMT与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无明显相关性。IM-SCA、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与脉压相关(P<0.01),而与收缩压、舒张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无创诊断颈动脉早期动脉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方法,颈动脉IMT结合僵硬度、扩张性和顺应性等指标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515 / 5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动脉弹性功能临床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J].
张维忠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04) :6-7
[2]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研究 [J].
张敬霞 ;
王宏光 ;
宋世宗 .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4) :547-549
[3]   动脉顺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J].
刘春萍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01, (03) :275-276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改变 [J].
祖 ;
张树彬 ;
祁芸云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8, (02)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