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给、房价与中国人口半城镇化

被引:27
作者
文乐 [1 ]
彭代彦 [1 ]
覃一冬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口半城镇化; 房价; 工具变量; 土地供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83306 ; 0903 ; 120405 ; 083304 ;
摘要
近十多年来,中国房价快速上涨,人口半城镇化率也随之迅速上升。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次将土地供给、房价与人口半城镇化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土地出让面积作为房价的工具变量,有效克服模型的内生性,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房价上涨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供给减少导致房价上涨,进而推升了人口半城镇化率,抑制了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房价每上涨一个百分点,人口半城镇化率大约上升0.189 4个百分点。在未考虑内生性的情况下,房价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严重被低估。而2003年后土地供给政策收紧且向中西部地区偏移是导致东部房价上涨进而推升人口半城镇化率的重要根源。另外,还发现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均有利于降低人口半城镇化率,相反,财政负担能力和户籍制度改革则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降低人口半城镇化率,有序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如下三点政策建议:(1)调整土地供给政策,并且健全住房供应体系,防止房价上涨过快。为此,需要增加东部地区以及大城市的土地供给,使土地供给与人口流动方向以及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同时增加廉租房和保障房的供应。(2)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并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进而促进地区人口城镇化。(3)深化户籍制度,切实放宽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条件,同时还需要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增加地方公共服务并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房价上涨的结构性差异研究——基于土地供给的视角 [J].
彭代彦 ;
文乐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0 (04) :72-80
[2]   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 [J].
张腾飞 ;
杨俊 ;
盛鹏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2) :47-57
[3]   房价、消费能力与人口城镇化缺口研究 [J].
孔艳芳 .
中国人口科学, 2015, (05) :33-44+126
[4]   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如何推升了东部的工资 [J].
陆铭 ;
张航 ;
梁文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5) :59-83+204
[5]   居住模式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土地供给视角的经验研究 [J].
范剑勇 ;
莫家伟 ;
张吉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4) :44-63+205
[6]   不同类型房价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J].
李永乐 ;
刘建生 ;
吴群 ;
舒帮荣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4) :26-32
[7]   区域差异、城镇化与房地产价格——来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证据 [J].
韩正龙 ;
王洪卫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02) :63-70
[8]   人口结构与房价关系研究——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我国省际面板的分析 [J].
陈国进 ;
李威 ;
周洁 .
经济学家, 2013, (10) :40-47
[9]   中国半城镇化研究 [J].
李爱民 .
人口研究, 2013, 37 (04) :80-91
[10]   土地供给、住房价格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 [J].
陈斌开 ;
杨汝岱 .
经济研究, 2013, 48 (01) :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