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乳腺肿物液晶热图的表现与其他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2
作者
:
于学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外科
于学智
付荣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外科
付荣湛
顾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外科
顾禾
李兆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外科
李兆亭
机构
:
[1]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外科
来源
:
中国肿瘤临床
|
1993年
/ 08期
关键词
:
液晶热图;
局限性热区;
血管改变;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报道液晶热图检查并手术治疗乳腺肿物180例,其中乳腺癌94例,良性病变86例。发现液晶热图形表现可反映癌肿组织代谢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有关。Ⅱ期、浸润性非特殊型、浸润生长型癌正确诊断率较高,局限性热区表现多于血管改变;Ⅰ期、浸润性特殊型、膨胀生长型癌符合率较低,血管改变多于局限性热区表现。液晶热图、B超、钼靶摄片、针吸细胞学检查方法的正确诊断率均在70~80%之间,假阴性率在20%左右,若结合临床将诸种方法联合应用或适当组合,必将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10 / 613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