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河溪近自然治理的基本模式与应用界限
被引:46
作者
:
高甲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甲荣
肖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肖斌
牛健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牛健植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不详
机构
: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4]
陕西杨陵
[5]
北京
来源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年
/ 06期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
河溪;
近自然治理;
基本模式;
应用界限;
D O I
:
10.13870/j.cnki.stbcxb.2002.06.025
中图分类号
: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河溪系统是流域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单元。在分析传统河溪治理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河溪近自然治理的概念、发展和特征,提出了河溪近自然治理的原则,并对河溪近自然治理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91 +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荒溪近自然管理的景观生态学基础——欧洲阿尔卑斯山地荒溪管理研究述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甲荣
肖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肖斌
[J].
山地学报,
1999,
(03)
: 53
-
58
[2]
近自然治理——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荒溪治理工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甲荣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 86
-
91
[3]
流域生态学——新学科、新思想、新途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红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庆礼
蔡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蔡庆华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 108
-
114
[4]
流域生态学: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一个新途径
蔡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蔡庆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刚
刘建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刘建康
[J].
科技导报,
1997,
(05)
: 24
-
26
[5]
河岸植被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和景观中的作用
陈吉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密执安理工大学林学院
陈吉泉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4)
: 439
-
448
[6]
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
傅伯杰,陈利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傅伯杰,陈利顶
[J].
地理学报,
1996,
(05)
[7]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尹澄清
[J].
生态学报,
1995,
(03)
: 331
-
335
[8]
Naturnaher Wasserbau-Merkamale und Grenzen. Binder W, Juerging P, Karl J. Garten und Landschaft . 1983
[9]
Patterns of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long riverbanks. Nilsson C G, Grelsson M, Johansson. Ecology . 1989
←
1
→
共 9 条
[1]
荒溪近自然管理的景观生态学基础——欧洲阿尔卑斯山地荒溪管理研究述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甲荣
肖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肖斌
[J].
山地学报,
1999,
(03)
: 53
-
58
[2]
近自然治理——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的荒溪治理工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甲荣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 86
-
91
[3]
流域生态学——新学科、新思想、新途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红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庆礼
蔡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蔡庆华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 108
-
114
[4]
流域生态学: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一个新途径
蔡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蔡庆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刚
刘建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刘建康
[J].
科技导报,
1997,
(05)
: 24
-
26
[5]
河岸植被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和景观中的作用
陈吉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密执安理工大学林学院
陈吉泉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4)
: 439
-
448
[6]
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
傅伯杰,陈利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傅伯杰,陈利顶
[J].
地理学报,
1996,
(05)
[7]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尹澄清
[J].
生态学报,
1995,
(03)
: 331
-
335
[8]
Naturnaher Wasserbau-Merkamale und Grenzen. Binder W, Juerging P, Karl J. Garten und Landschaft . 1983
[9]
Patterns of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long riverbanks. Nilsson C G, Grelsson M, Johansson. Ecology . 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