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的思考

被引:37
作者
李笑燃
机构
[1]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心理委员制度; 朋辈心理咨询; 心理自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心理委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借鉴西方国家和港台地区朋辈心理咨询模式的经验而创建形成的。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充分发挥班干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朋辈心理互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长效机制。心理委员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心理委员须通过专门的选拔和系统的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任职后还需接受长期的专业督导,同时校、院(系)两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心理委员工作的指导、管理与考核,方能使心理委员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体系的建立 [J].
韦耀阳 ;
郑维锋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 (06) :45-47
[2]   论朋辈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J].
秦赟 ;
黄新海 ;
裴学进 .
高等农业教育, 2008, (05) :89-91
[3]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探索 [J].
张木明 ;
唐军梅 ;
王汝干 .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8) :71-73
[4]   关于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问题的思考 [J].
刘时勇 .
高等农业教育, 2007, (02) :93-95
[5]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 [J].
胡伟 ;
胡峰 .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6, (05) :66-67
[6]   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互助 [J].
王希永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 (05) :134-138
[7]  
大学生心理自助[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李笑燃,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