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核心理论研究——论发明创造型教学模式

被引:20
作者
闫妮 [1 ]
钟柏昌 [2 ]
机构
[1]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发明创造型教学; 微创新; TRIZ; 工程设计思想; 逆向工程;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8.04.010
中图分类号
G633.67 [计算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阶段机器人教学大多侧重模拟或模仿,主要指向机器人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导致机器人作品雷同、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非常普遍。要实现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核心价值,必然要走向创造这一阶段。由此,发明创造型教学应运而生。发明创造型教学不会自然发生,它需要特定的理论指导;发明创造型教学也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经历"模仿—微创新—创新"的发展过程。为此,可以将发明创造型教学分成"微创新"和"原始创新"两个水平或两种模式,两者均以工程设计过程为主线,不同的是,前者以逆向工程思想为理论指导,而后者以TRIZ创新方法为理论指导。实践表明,发明创造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